淮南安徽公务员

首页 > 备考资料 > 安徽公务员

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文章阅读(7.23)

安徽华图 | 2020-07-23 09:35

收藏

  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文章阅读(7.23)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按中国的传统计九不计十的算法,赵朴初先生今年适逢90华诞。但他还要争取多活,为人民大众多做一些贡献。他提到几年前,前苏联有个和平代表团访问北京,65岁的团长跟朴老聊天时说,准备活到150岁。当时已逾85岁的朴老马上表示乐于奉陪。

  朴老是在大学念书时,受到一位信佛的老师的教导,开始研习佛法,治求佛道的。当时他只有20多岁,一吃素就是70年。始终从事着佛教方面的工作。

  朴老觉得对生活中的人的思想品行,重要的还在于身教和言教。一个人的自私的思想减少一分,自由就会多一分。人往往是被自己捆住的。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有固彼有,此无固彼无,此生固彼生,此灭固彼灭。 ”一棵树,除了要有种、有根、有枝、有叶外,还得有土壤、阳光、雨露和人工的栽培等条件,它才能生存。没有这些条件,也就没有了生命。在家庭,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员,会破坏家庭的和睦与安宁。在社会里,一个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就会对旁人构成损害,自身迟早也会受到损害。

  朴老晚年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晨起在庭院里散步,自我按摩保健;诵佛经,在书房读书,磨墨展纸,挥毫作诗。无欲无求。他说自己虽然90岁了,还总想不断提高自己。

  朴老今年初大病一场,家里人都难过得落泪,以为没救了。朴老却以豁达的生命境界和顽强的生命力度过了生死关。他在养病期间还做了好几首诗,并兴致颇高地在宣纸上给我题了一首诗:好花日日来/光彩照吾室/幽赏未及已/未有新好至。

  1.1.“身教”的意思是什么?( )

  A.身体教学

  B.用身体动作教人

  C.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

  D.身体教学比言语教学重要

  1.2.朴老认为一个人最应该重视的是( )。

  A.身教、言教

  B.崇“善”唯“美”

  C.减少一分自私

  D.增加一分自由

  1.3.文中加线部分要表明的是( )。

  A.有与无、生与灭

  B.一种哲理

  C.有生与无灭

  D.轮回关系

  1.4.“度过了生死关”在文中是指( )。

  A.度过了生死关头

  B.度过了生死

  C.战胜了死亡

  D.战胜了生死

  现在由90%的人过于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营养的理解,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营养问题没多大危害,顶多胖点瘦点”的水平上,事实上因为营养问题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患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7月卫生部发布的报告称。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居民总死亡比重升至85%,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而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方式错误,食物营养不均衡。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目前高发的慢性疾病,甚至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常见癌症,很多都与营养问题密切相关。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对绿叶蔬菜,各种杂粮薯类等天然食物的安全性过于担心,同时又被各种低营养价值的零食甜点、油炸食品等所诱惑,造成膳食中营养素和保健成分摄入不足,能量和脂肪摄入量过剩,这是很多日常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如果不改变膳食结构,仅仅依赖一两种保健品,很难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癌症和慢性病的效果。

  营养均衡的膳食,同时也会是提高自身安全性的饮食。一方面,减少高度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杂粮、薯类、蔬菜等,合理控制鱼肉蛋奶的数量,能减少积蓄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并减低很多毒物的吸收率和致癌作用。另一方面,合理的营养能够保障人体的解毒功能,提高人体在污染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营养不均衡的人,在污染条件下更容易受害。以镉大米事件为例,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南方人,每天的饭桌上都少不了米饭。但为了减低镉超标大米对健康的影响,主食应尽可能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特别是单一来源大米)的依赖。不要餐餐吃米饭。杂粮、豆薯等来自不同产地,即便富集污染,特性也不同。混吃可减少同种污染物长期蓄积的危险,还能改善营养均衡。

  膳食内容越丰富多样,受一种污染物蓄积毒害的风险就越小;各种营养越均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例如,人体一旦缺钙,镉、铅等二价有害金属的的毒性作用就会增强。粗粮、豆类、蔬菜、水果中的各种膳食纤维,都有利于排除重金属、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食品安全的大环境很难把握在个人手中,但营养均衡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改善营养均衡,既能预防衰老和疾病,又能减少污染危害,是我们在不安全世界中找到生存之道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可靠的营养指导。遇到营养问题时,他们不知道该向谁去咨询,只能在网上或报刊上搜索一些相关的只言片语作参考,然而这些信息未必能够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经常会造成误解甚至误导。在各种未经验证的信息互相矛盾时,他们更是无所适从。对于这种状况,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建设方面的责任,现如今却由“民间科普人士”自发地对民众作营养知识宣传,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对营养知识的个体化需求。

  2.1.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慢性疾病的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B.别让营养不均衡害了你

  C.不必过于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D.我国需要建立营养师制度

  2.2.关于实现营养均衡的方法,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健品的食用要多样化

  B.保健品的食用要多样化

  C.不要相信网络、报刊上的营养知识

  D.食用不同产地的主食

  2.3.下列关于导致我国普通民众出现营养问题的远一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营养问题导致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B.不懂得导致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物营养不均衡

  C.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蓄积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大

  D.缺乏相应的营销师制度,常常被网络或报刊上的只言片语所误导

  2.4.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过于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是出现营养问题的原因之一

  B.不安全食品对营养不均衡的人危害更大

  C.丰富的膳食结构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D.营养越均衡,身体的解毒能力就越强

  2.5.下列最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营养问题会导致身体的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B.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严重后果

  C.政府在宣传营养知识方面责无旁贷

  D.民众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营养知识水平

  ღ答案在下一页👇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定位文章第三段,“朴老觉得对生活中的人的思想品行,重要的还在于身教和言教”,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的“身教”是指在行动上以身作则,而非字面上的用身体动作教人或用身体教学。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朴老觉得对生活中的人的思想品行,重要的还在于身教和言教”可知,朴老认为一个人最应该重视的是身教和言教。B、C、D三项表述过于片面,均是身教和言教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B

  解析:

  在汉语中,冒号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由此可以判断,划线部分是对“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句话的解释。此外,根据“此XX固彼XX”的句子结构可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此”与“彼”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意在告诉我们一种事物相互依存的哲学道理,B选项表述最完整准确。

  A、C两项表述过于片面;划线部分强调的是依存关系,而非轮回关系,因此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语句理解题。

  通览材料可知,文章赞扬了朴老先生豁达的人生态度。材料末段提到朴老先生虽然年初大病一场,面临死亡的威胁,最终却度过了这个生死关头,从“死神手中挣脱了出来”。选项A为干扰项,它表述的只是“度过了生死关”的字面意义,C项中“战胜了死亡”更好地突出了朴老先生的“豁达的生命境界和顽强的生命力”,符合语境。B、D项表述不当,生死是不能“度过”或“战胜”的。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B

  解析: 文章分别论述了营养不均衡的危害以及营养均衡的好处,在最后倡导大家要坚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并通过对当前问题的揭示呼吁政府建立营养师制度,全篇围绕营养均衡的话题展开,文章的标题应与内容一致,所以正确答案为B。ACD与文章话题不一致,可以排除。

  2.2.答案: D

  解析:

  根据文章第五段最后一句“杂粮、豆薯等来自不同产地......还能改善营养均衡”可以知道,食用不同产地的主食可以是营养均衡的方法之一,所以本题选择D。A项出现在原文第三段的最后一句,与营养均衡无关;B项在原文中没有出现;C项出现在原文最后一段,“不要相信报纸”相较于原文“未必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经常导致误解”,说法过于绝对;所以A、B、C三项可以排除。

  2.3.答案: C

  解析:

  从文章第一段可以得知A、B两项正确;通过最后一段内容可知D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指出,营养均衡可以避免视频安全问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蓄积性污染物的摄入,并未说明后两者是人们出现营养问题的原因,所以选择C项。

  2.4.答案: C

  解析:

  A项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由文章第五段首句“营养不均衡的人,在污染条件下更容易受害”可知B项的表述正确;通过第五段最后一句“合理营养能够保障人体的解毒功能”及第六段第一句“各种能力越均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可知D项表述正确;C项,“丰富的饮食结构”能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危害,但无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本题答案为C

  2.5.答案: A

  解析:

  文章论述的主要围绕人们的营养问题对人体的危害展开论述,所以本文的核心观点为A项。食品安全问题为本文的大背景,并非论述重点,排除B项,文章最后一段确实提到了政府在营养问题中的责任,但并非点明问题,而是要求政府给予民众营养指导,仍是在围绕营养问题展开论述,政府职责并非全文重点,所以排除C项,D项为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发散,过于片面,可以排除。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