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常识:法律常识题(8.17)
1.《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同一职务上的公务员其级别相同
B.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机关职能确定
C.公务员在不晋升职务的情况下可以晋升级别
D.公务员的级别根据其工作实绩确定
2.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查期间,甲又主动交代曾实施抢劫犯罪。甲交代出抢劫案件的行为属于( )。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悔改表现
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15岁的乙与某销售公司签订购买2部手机的合同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甲与他人签订房屋购买合同
C.丙雇佣丁的商船走私品牌手机,并与丁达成利润分成协议
D.戊通过向领导行贿的方式与某国有公司签订销售合同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 )的情形,可以判决变更。
A.滥用职权
B.违反法定程序
C.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5.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
A.法律
B.县级政府的决定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ღ答案在下一页👇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公务员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由此可知,A、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时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B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A
解析: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行为。本题中,甲抢劫的行为是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因此单就抢劫案件来说,属于特别自首。故选A。
3.答案:A
解析: A选项中乙的年龄15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能力虽然受到限制,但是购买手机的活动属于“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因此该行为是有效的,A选项正确;B选项中,该精神病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1款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B选项错误;C选项和D选项中,丙与丁签订的合同、戊与某公司签订的合同均属于“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均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故本题选择A选项。
4.答案:D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四款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款规定,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故正确答案为B。